NF-κB

NF-κB作用机制。在此图中,将以Rel与p50蛋白组成的NF-κB异质二聚体为例。当处于被抑制状态时,NF-κB位于细胞质中且与抑制蛋白IκBα形成复合体。通过内在膜受体的介导,一些胞外信号物质可激活一种称为IκB激酶(IKK)的酶。IKK转而磷酸化IκBα蛋白,这将导致后者的泛素化,使得IκBα从NF-κB上脱离下来,最终IκBα被蛋白酶体所降解。被激活的NF-κB接下来转移到细胞核内,在这里会结合到DNA上被称为反应元件(RE)的特异性序列上。DNA/NF-κB 复合体接下来会招募其它蛋白,如辅激活物与RNA聚合酶,这些蛋白将下游的DNA转录为mRNA并转而被翻译为蛋白质,这些蛋白最终导致细胞功能发生改变[1][2][3]

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英語: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简称为NF-κB)是一种控制DNA转录的蛋白复合体。NF-κB几乎存在于所有类型的动物细胞中并参与细胞对诸多刺激的响应,这些刺激包括应激、细胞因子自由基、紫外线照射、氧化LDL及细菌或病毒抗原[1][2][3][4][5]。在针对感染的免疫反应中,NF-κB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κ轻链是免疫球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NF-κB的调控失常与癌症、炎症和自體免疫病、感染性休克、病毒感染以及免疫发育异常有关。NF-κB亦与突触可塑性及记忆过程有着密切关系[6][7][8][9][10]

核异位

NF-κB易位过程中,IκB蛋白作用不尽相同。IκBα是IκB家族原型蛋白,倾向于结合p65:p50和cRel:p5这两种NF-κB二聚体以抑制NF-κB活化。IκBα磷酸化降解后,释放NF-κB进入细胞核驱动各种基因表达,其中便包括IκBα,重新表达所产生IκBα则结合细胞质NF-κB以抑制通路进一步活化,进行负反馈调节。另一种IκBβ本身以磷酸化形式存在,降解缓慢,虽能结合p65:cRel,复合物IκBβ:p65:cRel可直接结合细胞核内TNF-α启动子等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κB)位点,促进靶基因转录。一般细胞只磷酸化少量p65,而刺激下p65、p50及cRel水平则显著增加[11][12]

结构

NF-κB 家族的所有蛋白质在其 N 末端共享一个 Rel 同源结构域。NF-κB 蛋白的一个亚家族,包括 RelA、RelB 和 c-Rel,在其 C 末端具有反式激活结构域。相比之下,NF-κB1 和 NF-κB2 蛋白被合成为大前体 p105 和 p100,它们经过加工以分别产生成熟的 p50 和 p52 亚基。p105 和 p100 的加工由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介导,涉及其含有锚蛋白重复序列的 C 末端区域的选择性降解。从 p52 生成 p100 是一个严格调控的过程,而 p50 是由 p105 的组成加工产生的。[18][19] p50 和 p52 蛋白没有激活转录的内在能力,因此有人提议在将 κB 元件结合为同源二聚体时充当转录抑制因子。事实上,这混淆了对 p105 敲除研究的解释,其中遗传操作除了转录激活剂(RelA-p105 异二聚体)外,还去除了 IκB(全长 p50)和可能的阻遏蛋白(p50 同型二聚体)。

物种分布与进化

除哺乳动物外,NF-κB还存在于许多简单的动物中。这些包括刺胞动物(如海葵、珊瑚和水螅)、多孔动物(海绵)、单细胞真核生物(包括猫头鹰和鞭毛虫)和昆虫(如飞蛾、蚊子和果蝇)。对蚊子 A. aegypti 和 A. gambiae 以及果蝇 D. melanogaster 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可以对 NF-κB 进行比较遗传和进化研究。在这些昆虫物种中,NF-κB的激活是由Toll途径(在昆虫和哺乳动物中独立进化)和Imd(免疫缺陷)途径触发的。

激活效果

NF-κB 在调节细胞反应中至关重要,因为它属于“速效”初级转录因子类别,即存在于细胞中以非活性状态存在的转录因子,不需要新的蛋白质合成即可被激活(该家族的其他成员包括转录因子,如 c-Jun、STAT 和核激素受体).这使得NF-κB成为有害细胞刺激的第一反应者。已知的NF-κB活性诱导剂变化很大,包括活性氧(R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菌脂多糖(LPS)、异丙肾上腺素、可卡因、内皮素-1和电离辐射。

NF-κB 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细胞毒性(细胞凋亡)是由于抗氧化酶的诱导和 c-Jun N 末端激酶 (JNK) 的持续抑制。

NF-κB 受体激活剂 (RANK) 是 TNFR 的一种,是 NF-κB 的中枢激活剂。骨保护素 (OPG) 是 RANK 配体 (RANKL) 的诱饵受体同源物,通过与 RANKL 结合来抑制 RANK,因此骨保护素密切参与调节 NF-κB 活化。

许多细菌产物和对多种细胞表面受体的刺激导致NF-κB活化和基因表达的相当快速的变化。 将 Toll 样受体 (TLR) 鉴定为特异性模式识别分子,以及刺激 TLR 导致 NF-κB 激活的发现,提高了我们对不同病原体如何激活 NF-κB 的理解。例如,研究已确定 TLR4 是革兰氏阴性菌 LPS 成分的受体。TLR 是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

与 RelA、RelB 和 c-Rel 不同,p50 和 p52 NF-κB 亚基的 C 末端半部不包含反式激活结构域。然而,p50 和 p52 NF-κB 成员在调节 NF-κB 功能的特异性中起着关键作用。虽然 p50 和 p52 的同型二聚体通常是 κB 位点转录的抑制因子,但 p50 和 p52 都通过与 RelA、RelB 或 c-Rel 形成异二聚体来参与靶基因反式激活。此外,p50 和 p52 同型二聚体也与核蛋白 Bcl-3 结合,并且这种复合物可以作为转录激活剂发挥作用。

抑制

在未受刺激的细胞中,NF-κB二聚体被称为IκB(κB抑制剂)的抑制剂家族隔离在细胞质中,IκBs是含有称为锚蛋白重复序列的多个拷贝的蛋白质。凭借其锚蛋白重复结构域,IκB 蛋白掩盖了 NF-κB 蛋白的核定位信号 (NLS),并使它们在细胞质中以非活性状态隔离。

IκB 是相关蛋白家族,具有 N 端调节结构域,后跟六个或更多锚蛋白重复序列,并在其 C 末端附近有一个 PEST 结构域。虽然 IκB 家族由 IκBα、IκBβ、IκBε 和 Bcl-3 组成,但研究最充分的主要 IκB 蛋白是 IκBα。 由于锚蛋白重复序列的 C 末端半部分存在,p105 和 p100 也作为 IκB 蛋白发挥作用。p100 的 c 末端半部分,通常称为 IκBδ,也起着抑制剂的作用。IκBδ 响应于发育刺激(例如通过 LTβR 转导的刺激)的降解,增强了 NIK 依赖性非经典通路中 NF-κB 二聚体的激活。

参考文献

  1. ^ 1.0 1.1 Gilmore TD. Introduction to NF-κB: players, pathways, perspectives. Oncogene. 2006, 25 (51): 6680–4. PMID 17072321. doi:10.1038/sj.onc.1209954. 
  2. ^ 2.0 2.1 Brasier AR. The NF-κB regulatory network. Cardiovasc. Toxicol. 2006, 6 (2): 111–30. PMID 17303919. doi:10.1385/CT:6:2:111. 
  3. ^ 3.0 3.1 Perkins ND. Integrating cell-signalling pathways with NF-κB and IKK function. Nat. Rev. Mol. Cell Biol. January 2007, 8 (1): 49–62. PMID 17183360. doi:10.1038/nrm2083. 
  4. ^ Gilmore TD. The Rel/NF-κB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introduction. Oncogene. 1999, 18 (49): 6842–4. PMID 10602459. doi:10.1038/sj.onc.1203237. 
  5. ^ Tian B, Brasier AR. Identification of a nuclear factor κ B-dependent gene network. Recent Prog. Horm. Res. 2003, 58: 95–130. PMID 12795416. doi:10.1210/rp.58.1.95. 
  6. ^ Albensi BC, Mattson MP. Evidence for the involvement of TNF and NF-κB in hippocampal synaptic plasticity. Synapse. 2000, 35 (2): 151–9. PMID 10611641. doi:10.1002/(SICI)1098-2396(200002)35:2<151::AID-SYN8>3.0.CO;2-P. 
  7. ^ Meffert MK, Chang JM, Wiltgen BJ, Fanselow MS, Baltimore D. NF-kappa B functions in synaptic signaling and behavior. Nat. Neurosci. October 2003, 6 (10): 1072–8. PMID 12947408. doi:10.1038/nn1110. 
  8. ^ Levenson JM, Choi S, Lee SY, Cao YA, Ahn HJ, Worley KC, Pizzi M, Liou HC, Sweatt JD. A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memory consolidation reveals involvement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c-rel. J. Neurosci. April 2004, 24 (16): 3933–43. PMID 15102909. doi:10.1523/JNEUROSCI.5646-03.2004. 
  9. ^ Freudenthal R, Locatelli F, Hermitte G, Maldonado H, Lafourcade C, Delorenzi A, Romano A. Kappa-B like DNA-binding activity is enhanced after spaced training that induces long-term memory in the crab Chasmagnathus. Neurosci. Lett. February 1998, 242 (3): 143–6. PMID 9530926. doi:10.1016/S0304-3940(98)00059-7. 
  10. ^ Merlo E, Freudenthal R, Romano A. The IkappaB kinase inhibitor sulfasalazine impairs long-term memory in the crab Chasmagnathus. Neuroscience. 2002, 112 (1): 161–72. PMID 12044481. doi:10.1016/S0306-4522(02)00049-0. 
  11. ^ De Dios, Robyn; Nguyen, Leanna; Ghosh, Sankar; McKenna, Sarah; Wright, Clyde J. CpG‐ODN‐mediated TLR9 innate immune signalling and calcium dyshomeostasis converge on the NFκB inhibitory protein IκBβ to drive IL1α and IL1β expression. Immunology. 2020-03-18, 160 (1). ISSN 0019-2805. doi:10.1111/imm.13182. 
  12. ^ Kamata, Hideaki; Tsuchiya, Yoshihiro; Asano, Tomoichiro. IκBβ is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gulator of NF-κB activity during inflammation. Cell Research. 2010-10-26, 20 (11). ISSN 1001-0602. doi:10.1038/cr.2010.147. 

外部链接

  • 醫學主題詞表(MeSH):NF-kappa+B
  • Sankar Ghosh. Handbook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NF-κB. Boca Raton: CRC. 2006. ISBN 0-8493-2794-6. 
  • Thomas D Gilmore. The Rel/NF-κB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Boston University. [2007-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23). 
 
(1) 碱性结构域
(1.1)碱性亮氨酸拉链
bZIP英语bZIP domain
转录激活因子英语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AATF英语Apoptosis-antagonizing transcription factor、1、2、3、4、5、6、7) · AP-1(c-Fos、FOSB、FOSL1、FOSL2、c-Jun、JUNB、JUND) · BACH(1、2) · BATF · BLZF1 ·
C/EBPαβγδ、ε、ζ) · CREB(1、3、L1) · CREM · DBP · DDIT3 · GABPA · Gcn4 · HLF · MAF(B、F、G、K) ·
NFE(2、L1、L2、L3) · NFIL3 · NRL · NRF(1、2、3) · XBP1
(1.2)碱性螺旋-环-螺旋
bHLH
ATOH1 · AhR · AHRR · ARNT · ASCL1 · BHLHB2 · BMAL(ARNTL、ARNTL2) · CLOCK · EPAS1 · HAND(1、2) · HES(5、6) ·
HEY(1、2、L) · HES1 · HIF(1A、3A) · ID(1、2、3、4) · LYL1 · MXD4 · MYCL1 · MYCN · Neurogenins(1、2、3 ·
肌形成调节因子英语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MyoD、成肌蛋白、MYF5、MYF6) · NeuroD(1、2) · NPAS(1、2、3) · OLIG(1、2) · Pho4 ·
Scleraxis · TAL(1、2) · Twist · USF1
(1.3)bHLH-ZIP英语Basic helix-loop-helix leucine zipper transcription factors
AP-4 · MAX · MITF · MNT · MLX · MXI1 · Myc · SREBP(1、2)
(1.4) NF-1
NFI(A、B、C、X) · SMAD(R-SMAD(1、2、3、5、9) - I-SMAD(6、7) - 4)
(1.5) RF-X
RFX(1、2、3、4、5、ANK)
(1.6)碱性螺旋-跨-螺旋英语Basic helix-span-helix
(bHSH)
AP-2(α、β、γ、δ、ε)
 
(2) 锌指结构DNA作用区域
(2.1) 核受体Cys4
第一亚族:甲状腺激素受体αβ)、CAR、FXRLXR(α、β)、PPARα英语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β/δ、γ)、PXR、RAR(α、β、γ)、ROR(α、β、γ)、
Rev-ErbA(α、β)、VDR
第二亚族(COUP-TF(I、II)、Ear-2英语V-erbA-related geneHNF4英语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4(α、γ)、PNR、RXR(α、β、γ)、Testicular receptor(2、4)、TLX)
第三亚族(甾类激素英语Steroid hormone receptor雄激素、雌激素(α、β)、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孕酮)、雌激素相关英语Estrogen related receptor(α、β、γ))
第四亚族NUR英语Nur (biology)(NGFIB、NOR1、NURR1) · 第五亚族LRH-1、SF1 · 第六亚族GCNF英语Germ cell nuclear factor · 第零亚族DAX1、SHP英语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
(2.2) 其他的Cys4结构
GATA英语GATA transcription factor(1、2、3、4、5、6) · MTA(1、2、3) · TRPS1英语Tricho-rhino-phalangeal syndrome Type 1
(2.3) Cys2His2
通用转录因子(TFⅡA、TFⅡB、TFIID、TFⅡE、TFⅡF(1、2)、TFⅡH(1、2、4、2I、3A、3C1、3C2))
ATBF1 · BCL(6、11A、11B) · CTCF · E4F1 · EGR(1、234 · ERV3 · GFI1 · GLI-Krüppel family(1、2、3、REST、S2、YY1) ·
HIC(1、2) · HIVEP(1、2、3) · IKZF(1、2、3) · ILF(2、3) · Sp/KLF家族KLF:1、2、3、4、5、6、7、8、9、10、11、12、13、17,SP:1、2、4、7、8 · MTF1 · MYT1 ·
OSR1 ·  · WT1 · Zbtb7(7A、7B) · ZBTB(16、17、20、32、33、40) · zinc finger(3、7、9、10、19、22、24、33B、
34、35、41、43、44、51、74、143、146、148、165、202、217、219、238、239、259、267、268、281、295、318、330、346、350、365、366、384、
423、451、452、471、593、638、649、655)
(2.4) Cys6
HIVEP1
(2.5)交替composition
AIRE · DIDO1 · GRLF1 · ING(1、2、4) · JARID(1A、1B、1C、1D、2) · JMJD1B
(2.6)WRKY结构
WRKY转录因子家族英语WRKY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y
 
(3)螺旋-转角-螺旋结构域
ARX英语Aristaless related homeobox · CDX1、2) · CRX · CUTL1 · DBX(1、2)  · DLX(3、4、5) · EMX2 · EN(1、2) · FHL(1、2、3) · HESX1 · HHEX · HLX · 同源框(A1、A2、A3、A4、A5、A7、A9、A10、A11、A13、B1、B2、B3、B4、B5、B6、B7、B8、B9、B13、C4、C5、C6、C8、C9、C10、C11、C13、D1、D3、D4、D8、D9、D10、D11、
D12、D13) · HOPX · IRX(1、2、3、4、5、6、MKX) · LMX(1A、1B) · MEIS(1、2) · MEOX2 · MNX1 · MSX1、2) · NANOG · NKX(2-1、2-2、2-3、2-5、3-1、3-2、6-1、6-2) · PBX(1、2、3) · PHF(1、3、6、8、10、16、17、20、21A) · PITX(1、2、3) · POU结构域(PIT-1、BRN-3: A、B、C、八聚体转录因子:1、2、3/4、6、7、11) · OTX(1、2) · PDX1 · ZEB1、2)
(3.2)配对框
PAX(1、2、3、4、5、6、7、8、9)
(3.3)叉头状/翼状螺旋
E2F1、2、3、4、5) · FOX proteins(C1、C2、D3、E1、G1、H1、K2、L2、M1、N3、O1、O3、O4、P1、P2P3
(3.4)热休克因子英语Heat Shock Factor
HSF(1、2、4)
(3.5)色氨酸簇英语Tryptophan clusters
ELF(2、4、5) · EGF · ELK(1、3、4) · ERF · ERG · ETS(1、2、SPIB) · ETV(1、4、5、6) · FLI1 ·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s(1、2、3、4、5、6、7、8) · MYB · MYBL2
(3.6)TEA结构域
transcriptional enhancer factor(1、2、3、4)
 
(4) 具有小凹槽触点的β-支架因子
(4.1) Rel homology region英语Rel homology domain
NF-κB(NFKB1、NFKB2、REL、RELA、RELB) · NFAT(C1、C2、C3、C4、5)
(4.2) STAT
STAT1234、5、6
(4.3) p53样转录因子
p53 p63 p73家族p53 · p63 · p73 · TBX(1、2、3、5、19、21、22、Brachyury、TBR1)
(4.4) MADS盒
Mef2(A、B、C、D) · SRF
(4.7) 高迁移率族
BBX英语BBX (gene) · HMGB1英语HMGB12英语HMGB23英语HMGB34英语HMGB4 · HMGN英语HMGN、(1英语HMGN12英语HMGN23英语HMGN34英语HMGN4 · HNF(1A、1B) · SOX(1、2、3、4、5、6、8、9、10、11、12、13、14、15、18、21、SRY · SSRP1 ·
TCF/LEF家族TCF(1、3、4) · LEF1) · TOX(1、2、3、4)
(4.9) Grainyhead英语Grainyhead
TFCP2
(4.10) 冷休克域英语Cold-shock domain
CSDA、YBX1
(4.11) Runt
CBF(CBFA2T2、CBFA2T3、RUNX1、RUNX2、RUNX3、RUNX1T1)
 
(0) 其他转录因子
(0.2) HMGI(Y)
HMGA(1、2) · HBP1
(0.3) 袋状结构域
Rb · RBL1英语Retinoblastoma-like protein 1 · RBL2英语Retinoblastoma-like protein 2
(0.5) AP-2/EREBP-related factors
Apetala 2 · EREBP英语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 B3(ARF · ABI3 · RAV)
(0.6) Miscellaneous
ARID(1A、1B、2、3A、3B、4A) · CAP · IFI(16、35) · MLL(2、3、T1) · MNDA · NFY(A、B、C) · ρ因子/σ因子
参见 转录因子/共调节因子缺陷英语Template:Transcription factor/coregulator deficiencies
Category:蛋白质生物合成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