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韋森特 (2012年)

颱風韋森特
Typhoon Vicente(英文)
7月24日凌晨的韋森特達到巔峰,即將登陸廣東台山。
7月24日凌晨的韋森特達到巔峰,即將登陸廣東台山。
路徑圖
颱風韋森特的路徑圖
颱風韋森特的路徑圖
十分鐘平均風速
颱風(JMA)150 km/h
(80 kt)
中度颱風CWB145 km/h
(40 m/s
強颱風 (KMA145 km/h
(40 m/s
強颱風 (HKO155 km/h
颱風 (SMG144 km/h
颱風 (PAGASA120 km/h
二分鐘平均風速
强台风 (CMA160 km/h
(45 m/s
一分鐘平均風速
颱風 (JTWC215 km/h
(115 kt)
概況
形成日期2012年7月18日
消散日期2012年7月25日
最低氣壓950 hPa
瞬間最大陣風215 km/h
影響
財產損失3.29億美元(2012年)
死傷人數26死12失蹤154傷
影響地區菲律賓、中國大陸(廣東、廣西)、香港、澳門、越南
備註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此熱帶氣旋離開其責任範圍之後,沒有再更新其風速資料
2012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颱風韋森特(英語:Typhoon Vicente,國際編號:1208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92012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Ferdie)為2012年太平洋颱風季第8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韋森特」一名乃由美國提供,為查摩洛族的男性名稱之一[1][2]。韋森特進入南海後受鞍形氣壓場影響而停留15小時,然後採取比所有官方氣象部門的預測都更偏北的路徑移動,更發展出「熱塔」現象導致爆發性增強;最終韋森特以巔峰強度正面吹襲珠江口,成為港澳地區繼1999年颱風約克後最矚目的風災,它令香港天文台發出接近13年以來的首個十號颶風信號,亦令澳門氣象局懸掛同樣是接近13年以來首次的九號風球。

「韋森特」於2015年第47屆颱風委員會年度會議上被通過除名,並由「蘭恩」取代,但除名原因與韋森特在珠江口一帶引發的災情無關,而是與東北太平洋熱帶氣旋命名表產生同名衝突[3]。這是繼翰文、庫都、欣欣、婷婷彩蝶之後,第6個「技術性調整下除名」的名稱(即純粹以名稱本身因素而除名的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名稱)。

發展過程

形成及橫過巴林坦海峽

2012年7月17日至18日,一對流區在菲律賓以東海域脫離強烈熱帶風暴卡努的環流,並獨立發展成另一低壓區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2W。於7月18日晚上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4]。7月19日凌晨4時45分,香港天文台表示「菲律賓以東海域的一個低壓區正為該區帶來不穩定天氣」[5]

7月20日上午9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出烈風警告。香港天文台在同日上午9時45分表示「呂宋鄰近海域的氣壓頗低,一個熱帶低氣壓似乎在形成中」[6],並在下午1時正把該低壓區升級為熱帶低氣壓[7]。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該系統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8];同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把該低壓區升為熱帶低氣壓,並命名為「Ferdie」[9]。該熱帶低氣壓採取西北偏西路徑,晚上橫過巴林坦海峽。受到垂直風切變影響,其低層環流中心一度暴露,甚至出現3個循環中心。

於南海北部停滯不前

7月21日,在副熱帶高壓及華南上空反氣旋支配下,該系統以時速18至25公里向西移動,進入南海東北部;而由於垂直風切變減弱,該系統的低層環流中心重新被中心密集雲團覆蓋,循環中心亦由3個回復至1個,但當日該系統的組織仍然較為鬆散。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凌晨2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9W[10]。晚上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給予國際編號1208,命名為韋森特[11]。香港天文台亦在同日晚上11時45分把韋森特升格為熱帶風暴[12],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要到7月22日凌晨2時才把韋森特升格為熱帶風暴[13],稍慢於其他部門。

受到華南上空反氣旋影響,南海北部一直處於高溫天氣情況,連帶海水溫度亦高於攝氏30度。然而赤道反氣旋在7月22日出現,與副熱帶高壓脊形成鞍形氣壓場,令韋森特失去引導氣流而明顯減速移動,在香港之東南偏南約350公里停滯不前,而此位置正正是早前受華南上空反氣旋影響下的其中一區。受到炎熱海水為韋森特供應大量潛熱,水深數十米處的水溫仍然偏高,即使對流作用令海水上翻,仍足以為韋森特提供龐大能量之下,其組織在停滯的15小時內不斷整合並大幅改善;加上該區持續多日垂直風切變微弱、低層輻合和高空輻散良好,對韋森特的發展非常有利,這個優良環境為韋森特翌日出現急劇增強埋下伏筆。

突然北移且急劇增強

強烈熱帶風暴韋森特在7月23日早上開始增強

7月23日上午,韋森特開始快速增強風眼逐漸形成,日本氣象廳與香港天文台分別於凌晨3時正及3時半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14];而韋森特顯著增強時,亦產生強大內力,導致韋森特在引導氣流仍然微弱的情況下,以時速8至10公里向北移動,逼近珠江口。上午10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率先將其升格為颱風,升格前35分鐘南海一個接近此風暴中心的石油平台曾經錄得每秒36.7米(每小時132公里,達颶風程度)的2分鐘平均風速。當日下午,赤道反氣旋減弱,副熱帶高壓脊向西伸展,引導氣流加強,令韋森特逐步恢復每小時20公里的移動速度;但韋森特此時的內力已經非常強大,結果韋森特沒有如預期般立即恢復偏西路徑,而只是逐漸改向西北至西北偏北移動,入夜後直逼珠江口及其西面沿岸。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當日下午3時將其升格為颱風[15];而香港天文台在下午1時55分把韋森特升格為颱風[16],更在晚上11時49分表示韋森特已增強為強颱風,中心附近最高十分鐘平均風速由每小時130公里直接上調至每小時155公里。差不多同一時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把韋森特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由70海浬(約每小時130公里)大幅上調至115海浬(約每小時215公里),對應美國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即相當於由1級颱風直接升為4級颱風。香港天文台首次使用「急劇增強」字眼及首次把熱帶氣旋中心風力直接上調超過每小時20公里[17],加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中心風力大幅上調超過每小時80公里,可見韋森特的爆發增強異常急劇。不過日本氣象廳要到當晚9時,才把韋森特由強烈熱帶風暴升格為颱風[18],較其他氣象部門滯後。

從香港天文台的雷達回波圖像可見,韋森特發展出一個清晰可見的風眼[19];而香港天文台事後在韋森特報告中亦指出:「(7月23日)入夜後,雷達及閃電位置圖像顯示韋森特風眼壁附近出現非常強烈的對流,其雲頂高度超過15公里,直達對流層頂部,並伴隨有雲對地閃電,顯示上升運動轉趨劇烈」[20]。異常強烈對流出現後數小時,即當晚接近午夜,韋森特便由颱風「急劇增強為強颱風」。天文台亦在報告中首次公開雷達反射率圖片,證實韋森特眼壁附近的確出現異常強烈對流及劇烈上升運動,把雲中水點抬升至對流層頂部[21]。根據美國太空總署對韋森特的研究報告[22],該「非常強烈的對流」就是「熱塔」——一個高聳得最少直達對流層頂部(雲頂高度14.5公里或以上)的積雨雲或「塔狀積雲」,內含大量潛熱。這「非常強烈的對流」,配合韋森特中心密集雲團發展至「雲頂高度超過15公里」,符合「熱塔」特徵。美國太空總署亦指出,「熱塔」的出現是熱帶氣旋爆發增強的先兆,出現「熱塔」的熱帶氣旋在9小時內爆發增強的機會,為沒有發展「熱塔」的熱帶氣旋之2倍;而按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之數據,是次發現「熱塔」後,韋森特在6小時之內便由1級颱風爆發增強為4級颱風,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以1分鐘平均風速計算)由70海浬暴升至115海浬。

直襲珠江口西面

7月24日,韋森特正面吹襲珠江口,並直逼珠江口以西沿岸,為珠江三角洲及廣東西部沿岸多處帶來颶風;而登陸後韋森特急速減弱,風眼被快速填塞。凌晨4時15分,韋森特在中國廣東省江門市台山市赤溪鎮沿海附近登陸[23],香港天文台在凌晨4時45分表示「韋森特已減弱為颱風,並在台山附近沿岸登陸」。由於韋森特登陸並轉趨減弱,其內力亦隨之轉弱,韋森特再次受副熱帶高壓脊影響,改向西北偏西移動,並加速至每小時22公里,掠過廣東西部。日本氣象廳在上午9時正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24];香港天文台緊隨其後,在上午9時45分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再於5小時後,即下午2時45分將其進一步降格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在晚上9時亦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25]。韋森特在晚上再改向西或西南偏西移動,並進一步加速至每小時25公里,移入廣西。

7月25日凌晨,韋森特快速橫過廣西。香港天文台在凌晨12時45分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而日本氣象廳則在凌晨3時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26]。當日早上,韋森特進入越南北部,並改向西南移動。在炎熱而潮濕的西南季候風支援下,韋森特減弱速度放緩,維持強度至中午過後;香港天文台在下午4時15分才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但受韋森特殘餘雨帶與一道廣闊季風槽共同影響,華南地區及越南天氣仍然持續惡劣,連場大雨繼續影響華南及越南達3日之久;直至7月28日,韋森特殘餘低壓區及廣闊季風槽終告消散,一道高壓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華南天氣開始逐漸好轉。

影響

菲律賓

當地發出之最高風暴信號:一號風暴信號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針對呂宋島的11個省份發出一號風暴信號[27]。在此期間,甚至針對馬尼拉以及周圍省份發布紅色預警,當地機場和碼頭亦被告知,表示空中以及海上能見度為0。而強風警報亦於同一時間發出[28]

由於再加上西南季風增強的緣故,韋森特在呂宋島以及米沙鄢群島等地引起廣泛暴雨與強風。7月20日,當地高中以下之學校亦因其帶來的嚴重水災而停課,當地居民亦被告知往高處避難[29]。韋森特造成菲律賓最少2死、6人失蹤[30]

中國大陸

當地發佈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韋森特在21日移入南海,並在晚上增強為熱帶風暴,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22日早上6時正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31]。雖然韋森特之後移動漸變緩慢,但是增強為強熱帶風暴,國家氣象中心在半日後、即下午6時正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23日韋森特開始北移,並進一步加強為颱風,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上午10時正發佈颱風橙色預警信號[32]。24日凌晨韋森特以巔峰強度登陸台山,但國家氣象中心未有如香港天文台般把韋森特升格為強颱風,亦沒有發佈代表颶風風力的颱風紅色預警信號[33];直至事後發佈最佳路徑,才把韋森特補升為強颱風。國家氣象中心在24日上午10時改發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廣東

當地發佈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紅色預警信號[34]

受到韋森特的外圍環流影響,全省天氣酷熱,共有29個省發佈了高溫橙色預警信號,而始兴則錄得全省最高氣溫攝氏38.3度[35]。廣東省預料將受到此風暴影響,故多個市鎮均已經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廣東省氣象局由2012年7月21日晚上10時正起啟動氣象災害(颱風)3級應急響應[36],並於7月23日上午8時正升為氣象災害(颱風)2級應急響應[37],再於同日下午3時升為1級[38]。同時,受此熱帶氣旋的環流影響,廣東省多處有大暴雨,全省發佈暴雨橙色預警[39]。7月24日凌晨4時15分,韋森特在江門市台山市赤溪鎮登陸,中心最大風力達13級。從午夜12時左右起,珠三角各地已感到韋森特的威力。深圳珠海廣州等城市狂風大作,不少道路樹木被連根拔起,街邊廣告牌倒塌。24日早上8時許,暴雨大風仍肆虐廣州,黃埔大道等隧道水浸。深圳受狂風襲擊,全市3,000多樹木被強風吹倒,造成交通擁堵,某小區一棵五層樓高、直徑近一米大樹被連根拔起。深圳機場因颱風影響,23日晚取消進出港航班120個,備降5架次。為保安全,廣州至珠海城際動車24日早上暫時停運,武廣高鐵粵北段運行速度限制在每小時160公里,廣深高鐵限速每小時120公里。鐵路運輸至昨午開始恢復正常;瓊州海峽因打風客運暫停,滯留旅客二萬多人。7月24日,深圳皇崗口岸貨櫃車大排長龍,堵上廣深高速,綿延達數公里。韋森特造成廣東省3人死亡、6人失蹤[40],其中珠海高欄港經濟區2名工人被大風吹倒的龍門砸死,佛山南海一名工人於24日凌晨在夢中被吹起的膠瓦擊中傷重不治。高欄港東大堤一養殖戶棚屋被巨浪沖倒導致3人失蹤,汕尾亦有3人失蹤。當局緊急轉移安置70,2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3,580公頃,倒塌房屋504間,直接經濟損失1.84億元人民幣。鄰省海南海口市主城區也遭水浸[40][41]

海南

當地發佈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42]

廣西

當地發佈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43]

而儘管韋森特移入廣西,其強度已大不如前,不過其所帶來的洪水破壞,就共有1886間房屋被毀,18690公頃農作物(46100英畝)失收。全自治區損失達到9210萬元(當時折合約1440萬美元)。而於此地鄰近的貴州省,當地暴雨不斷加劇,並導致4人罹難,有400多間房屋被毀,17800公頃(44000英畝)的農作物遭破壞,經濟損失達1.3億元人民幣(當時折合約2040萬美元)[44]

香港

  • 當地發出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十號颶風信號
  • 最接近當地時間:2012年7月24日凌晨1時至2時
  • 最接近當地位置:香港天文台總部之西南約100公里(正面吹襲;破風暴中心距離香港天文台總部最遠之十號信號紀錄)

澳門

  • 當地懸掛之最高熱帶氣旋信號: 九號風球
  • 當地發出之最高風暴潮警告:紅色風暴潮警告
  • 最接近當地時間:7月24日凌晨3時
  • 最接近當地位置:澳門氣象局總部之西南偏南約40公里(正面吹襲)

越南

韋森特的外圍雨帶影響越南。在7月25日早上8時以熱帶低氣壓的強度進入越南北部的高平省[45],之後進一步南下減弱為低壓區,侵襲越南北部山區山羅省河江省奠邊省老街省[46]。韋森特在越南北部引發洪水和山泥傾瀉,共造成11人死亡[47],350棟建築毀損,1200公頃的農田受淹[48]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菲律賓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風暴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風暴信號 下一熱帶氣旋
熱帶風暴杜蘇芮 颱風蘇拉

中國大陸

中國國家氣象中心 颱風預警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2012-07-22 06:00-18:00
下一熱帶氣旋
熱帶風暴杜蘇芮 颱風蘇拉
熱帶風暴杜蘇芮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2012-07-22 18:00-2012-07-23 10:00
    2012-07-24 10:00-待查
颱風蘇拉
颱風納沙 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2012-07-23 10:00-2012-07-24 10:00
颱風蘇拉

香港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戒備信號
    2012-07-21 15:40-2012-07-23 05:20
    2012-07-24 14:40-23:15
下一熱帶氣旋
熱帶風暴杜蘇芮 颱風啟德
熱帶風暴杜蘇芮 三號強風信號
    2012-07-23 05:20-17:40
    2012-07-24 10:10-14:40
颱風啟德
熱帶風暴杜蘇芮 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
    2012-07-23 17:40-23:20
強烈熱帶風暴苗柏
熱帶風暴杜蘇芮 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2012-07-24 03:35-10:10
颱風啟德
熱帶風暴杜蘇芮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颱風啟德
颱風莫拉菲 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
    2012-07-23 23:20-2012-07-24 00:45
超強颱風天鴿
颱風約克 十號颶風信號
    2012-07-24 00:45-03:35
超強颱風天鴿

澳門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熱帶氣旋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風球
    2012.07.21 18:00-2012.07.23 06:30
下一熱帶氣旋
熱帶風暴杜蘇芮 颱風啟德
熱帶風暴杜蘇芮 三號風球
    2012.07.23 06:30-19:00
    2012.07.24 09:30-16:20
颱風啟德
颱風納沙 八號東北風球
    2012.07.23 19:00-2012.07.24 02:15
颱風尤特
熱帶風暴杜蘇芮 八號東南風球
    2012.07.24 05:00-09:30
颱風啟德
熱帶風暴杜蘇芮 八號風球 颱風啟德
颱風約克 九號風球
    2012.07.24 02:15-05:00
颱風天鴿

參考資料

  1. ^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1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颱風百問——颱風是怎麼命名?.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日本氣象廳. List of names for tropical cyclones adopted by the ESCAP/WMO Typhoon Committee fo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valid as of 2015). [2015-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WWJP25 RJTD 181200.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2012-07-18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31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2-07-19 [2013-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79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2-07-20 [2013-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11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2-07-20 [2013-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Tropical Cyclone Formation Alert.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12-07-20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Severe Weather Bulletin Number ONE. Philippine Atmospheric, Geophysical and Astronomic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2012-07-20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Tropical Depression 09W Advisory One.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12-07-21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Tropical Storm Vicente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11200.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2012-07-21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261號-熱帶氣旋警告. 2012-07-21 [2015-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 Tropical Storm 09W (Vicente) Advisory Five.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12-07-21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 ^ Severe Tropical Storm Vicente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21800.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2012-07-22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Typhoon 09W (Vicente) Advisory Eleven.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July 23, 2012 [July 28,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 ^ 天氣稿第152號-熱帶氣旋警告. 2012-07-23 [2012-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 ^ 天氣稿第285號-熱帶氣旋警告. 2012-07-23 [2012-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6). 過去數小時,韋森特急劇增強為強颱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 ^ Typhoon Vicente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31200.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2012-07-23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 香港天文台. 2012年7月24日凌晨1時雷達回波圖像. 2012-10-05 [2013年7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0月23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 香港天文台. 強颱風韋森特報告. 2012-10-05 [2012-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 香港天文台. 2012年7月23日晚上10時半雷達反射率圖片:15.5公里高度水平切面圖. 2012-10-05 [2013年7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0月23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 ^ 美國太空總署. Hurricane Season 2012: Typhoon Vicente. 2012-07-24 [2013-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 台风“韦森特”登陆广东 最大风力13级. 2012-07-24 [2012-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 ^ Severe Tropical Storm Vicente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40000.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2012-07-24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 ^ Tropical Storm Vicente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41200.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2012-07-24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 ^ Tropical Depression Vicente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41800.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2012-07-24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 ^ 存档副本. [201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 ^ Tropical Depression Ferdie Soaks Luzon Stays in PH till Monday.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 ^ Kids welcome class suspension, play in the rai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MA News
  30. ^ 2 killed, 6 missing as floods hit Manila.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 ^ 中國政府網. 热带风暴「韦森特」在南海生成 台风蓝色预警拉响. 2012-07-22 [201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2. ^ 中國政府網. 中央气象台:台风预警升级为橙色 需防御暴雨大风. 2012-07-23 [201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3. ^ 中國政府網. 台风橙色预警:「韦森特」登陆广东台山. 2012-07-24 [201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4. ^ 广东省发布台风红色预警. 2012-07-23 [201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 ^ 广东省气象局. 21日成为广东省今年以来最热的一天 热带低压未来趋向广东省中西部沿海. 2012-07-21 [2012-07-22]. [永久失效連結]
  36. ^ 广东省气象局. 广东省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台风)3级应急响应的通知(编号:2012第07号). 2012-07-21 [201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7. ^ 广东省气象局. 省气象局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应急响应升为2级(编号:2012第08号). 2012-07-23 [201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8. ^ 广东省气象局. 省气象局台风2级应急响应升级为1级(编号:2012第09号). 2012-07-23 [201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9. ^ 广东省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2012-07-23 [201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0. ^ 40.0 40.1 颱風登陸台山 粵三死六失蹤. 東方日報. 2012-07-25 [201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1. ^ 水浸神州5天111死47失蹤 颶風登陸台山蹂躪珠三角. 新浪新聞. 澳洲日报. 2012-07-24 [2017-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2. ^ 海南省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2012-07-23 [201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3. ^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2012-07-22 [201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4. ^ Lu Hui. 400,000 affected by Typhoon Vicente in Guangxi. Xinhua General News. Relief Web. July 26, 2012 [August 2,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5. ^ 韋森特過去的位置和強度 - 香港天文台. [2012-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6. ^ 越南北部暴雨 2死3失蹤 - 中華民國中央廣播電臺. [2012-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7. ^ 「韋森特」吹越南 塌山泥11死. 東方日報. 2012-07-28 [201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48. ^ 韋森颱風襲越南 9死1失蹤 - 中國廣播公司[永久失效連結]

參見

太平洋颱風季
主題頁 - 專題 - 編輯指南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颱風韋森特
维基新闻相关報導:
  1. 香港十三年來首次十號颶風信號
  2. 韋森特吹襲廣東省 3死6失蹤
20世紀
2000年代
2010年代
  • 2010 凡亚比
  • 2011 天鹰
  • 2012 韦森特#、宝霞
  • 2013 清松#、尤特、菲特、海燕
  • 2014 威马逊
  • 2015 蘇迪羅、彩虹、巨爵、茉莉
  • 2016 莫蘭蒂、莎莉嘉、海馬、洛坦
  • 2017 天鴿、啟德、天秤
  • 2018 溫比亞山竹、玉兔
  • 2019 利奇马、法茜、海貝思、北冕、巴蓬
2020年代
  • 2020 黃蜂、蓮花、莫拉菲、 天鵝、環高
  • 2021 康森、圓規、雷伊
  • 2022 馬勒卡#、鮎魚、馬鞍、 軒嵐諾、奧鹿、尼格
  • 2023 杜蘇芮、蘇拉、海葵
# 因技術性原因而除名。
香港颱風
官方機構
香港二戰後死傷最慘重颱風——1962年溫黛
熱帶氣旋分級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現正使用
經已廢除
颱風天氣現象術語
熱帶氣旋影響下
可能發出之警告信號
熱帶氣旋紀錄  
 
20世紀
1900年代
  • 1900年8月
  • 1900年9月
  • 1900年11月(庚子風災)
  • 1902年7月(1)
  • 1902年7月(2)
  • 1902年8月
  • 1903年10月
  • 1904年8月
  • 1905年8月
  • 1906年5月
  • 1906年9月(1)(丙午風災)
  • 1906年9月(2)
  • 1906年9月(3)
  • 1907年8月
  • 1907年9月
  • 1907年10月
  • 1908年7月(戊申風災)
  • 1908年8月
  • 1908年9月(1)
  • 1908年9月(2)
  • 1908年10月(1)
  • 1908年10月(2)
  • 1908年10月(3)
  • 1909年7月
  • 1909年10月
1910年代
  • 1911年7月
  • 1911年8月
  • 1913年6月
  • 1915年11月
  • 1916年6月
  • 1917年7月
  • 1917年8月
  • 1918年6-7月
  • 1918年7月
  • 1918年8月
  • 1919年7月
  • 1919年8月
1920年代
  • 1920年6-7月
  • 1920年7月(1)
  • 1920年7月(2)
  • 1920年7月(3)
  • 1921年6月
  • 1921年7月
  • 1921年7-8月
  • 1921年8月
  • 1921年9月
  • 1922年3月
  • 1922年5月
  • 1922年7月(1)
  • 1922年7月(2)
  • 1922年8月
  • 1922年9月
  • 1923年6-7月
  • 1923年7月(1)
  • 1923年7月(2)
  • 1923年8月(1)
  • 1923年8月(2)(癸亥風災)
  • 1923年8月(3)
  • 1923年8月(4)
  • 1923年9月
  • 1924年6月
  • 1924年7月
  • 1924年8月
  • 1924年10月
  • 1925年6月
  • 1925年7月
  • 1925年8月
  • 1926年7月(1)
  • 1926年7月(2)
  • 1926年9月
  • 1926年10月
  • 1927年7月
  • 1927年8月(1)(丁卯風災)
  • 1927年8月(2)
  • 1927年11月
  • 1928年7月
  • 1928年9月
  • 1929年8月(己巳風災)
  • 1929年9月
1930年代
  • 1930年6月
  • 1930年7月
  • 1930年9月
  • 1931年7-8月
  • 1931年8月
  • 1931年9月
  • 1931年11月
  • 1932年7月
  • 1932年9月
  • 1932年10月
  • 1933年6月
  • 1933年7月
  • 1933年9月(1)
  • 1933年9月(2)
  • 1934年9-10月
  • 1935年7月
  • 1935年9月
  • 1935年10月
  • 1936年7-8月
  • 1936年8月(1)
  • 1936年8月(2)(丙子風災)
  • 1937年7月
  • 1937年9月(丁丑風災)
  • 1937年10月
  • 1938年5月
  • 1938年10月
  • 1939年5月
  • 1939年11月(己卯風災)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 1970年露比
  • 1970年喬治亞
  • 1971年法妮黛
  • 1971年露茜
  • 1971年露絲
  • 1972年柏美娜
  • 1973年黛蒂
  • 1974年嘉曼
  • 1974年伊蘭
  • 1975年愛茜
  • 1976年嘉麗
  • 1976年愛莉斯
  • 1977年法妮黛
  • 1978年愛娜斯
  • 1978年伊蘭
  • 1979年荷貝
  • 1979年麥克
1980年代
  • 1980年喬伊
  • 1981年林茵
  • 1983年愛倫
  • 1983年喬伊
  • 1984年雲茵
  • 1985年哈爾
  • 1985年戴絲
  • 1986年蓓姬
  • 1986年韋恩
  • 1989年布倫達
  • 1989年戈登
1990年代
 
21世紀
2000年代
  • 2001年尤特
  • 2001年玉兔
  • 2002年黑格比
  • 2003年伊布都dagger
  • 2003年杜鵑
  • 2004年圓規
  • 2007年帕布
  • 2008年風神
  • 2008年北冕
  • 2008年鸚鵡
  • 2008年黑格比
  • 2009年莫拉菲
  • 2009年天鵝
  • 2009年巨爵
2010年代
  • 2011年納沙
  • 2012年杜蘇芮
  • 2012年韋森特dagger
  • 2012年啟德
  • 2013年尤特dagger
  • 2013年天兔
  • 2014年海鷗
  • 2015年蓮花
  • 2016年妮妲
  • 2016年海馬dagger
  • 2017年苗柏
  • 2017年洛克
  • 2017年天鴿dagger
  • 2017年帕卡
  • 2017年卡努
  • 2018年山竹dagger
  • 2019年韋帕
2020年代
  • 2020年海高斯
  • 2020年浪卡
  • 2021年獅子山
  • 2021年圓規dagger
  • 2022年暹芭
  • 2022年馬鞍dagger
  • 2022年尼格dagger
  • 2023年泰利
  • 2023年蘇拉dagger
  • 2023年小犬
列表只紀錄天文台懸掛/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以及任何代表烈風或更高風力之信號)的熱帶氣旋,使用燃放炸藥警告期間(1907-1916年)的烈風信號資料不詳或不完整
註:發出或懸掛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dagger 熱帶氣旋名稱被除名

參見: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香港風災
澳門颱風
官方機構
澳門史上錄得最高風速的颱風——2017年天鴿
熱帶氣旋信號
  • 一號風球
  • 三號風球
  • 八號風球
  • 九號風球
  • 十號風球
熱帶氣旋分級
颱風天氣現象術語
熱帶氣旋情況下可能
另外發出之惡劣天氣警告
熱帶氣旋紀錄
 
20世紀
1900年代
至1930年代
  • 1906年丙午風災
  • 1908年戊申風災
  • 1909年己酉風災
  • 1923年7月癸亥風災
  • 1923年8月癸亥風災
  • 1926年丙寅風災
  • 1927年7月丁卯風災
  • 1927年8月丁卯風災
  • 1929年己巳風災
  • 1931年辛未風災
  • 1932年壬申風災
  • 1936年丙子風災
  • 1937年丁丑風災
1940年代
  • 1940年庚辰風災
  • 1941年6月
  • 1941年9月
  • 1942年壬午風災
  • 1944年甲申風災
  • 1946年未命名(英格瑞)
  • 1947年葆蓮
  • 1948年露絲
  • 1948年無名(格魯德)
  • 1949年未命名(瑪德琳)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 1970年喬冶亞
  • 1970年鍾茵
  • 1971年法妮黛
  • 1971年露茜
  • 1971年露絲
  • 1972年柏美娜
  • 1973年黛蒂
  • 1974年嘉曼
  • 1975年桃麗斯
  • 1975年愛茜
  • 1976年嘉麗
  • 1976年愛莉斯
  • 1977年法妮黛
  • 1978年愛娜斯
  • 1978年伊蘭
  • 1979年荷貝
  • 1979年麥克
1980年代
  • 1980年喬伊
  • 1981年林茵
  • 1983年愛倫
  • 1983年喬伊
  • 1984年雲茵
  • 1985年戴絲
  • 1989年布倫達
  • 1989年戈登
1990年代
  • 1991年布倫登
  • 1991年法雷德
  • 1992年菲爾
  • 1992年加里
  • 1993年高蓮
  • 1993年泰莎
  • 1993年貝姬
  • 1993年黛蒂
  • 1995年海倫
  • 1995年肯特
  • 1995年斯寶
  • 1996年莎莉
  • 1997年維克托
  • 1999年瑪姬
  • 1999年約克
 
21世紀
2000年代
  • 2001年尤特
  • 2002年黑格比
  • 2003年伊布都dagger
  • 2003年杜鵑
  • 2006年派比安
  • 2008年浣熊
  • 2008年北冕
  • 2008年鸚鵡
  • 2008年黑格比
  • 2009年天鵝
  • 2009年巨爵
2010年代
  • 2011年納沙
  • 2012年杜蘇芮
  • 2012年韋森特dagger
  • 2012年啟德
  • 2013年尤特dagger
  • 2014年海鷗
  • 2016年海馬dagger
  • 2017年天鴿dagger
  • 2017年帕卡
  • 2017年卡努
  • 2018年貝碧嘉
  • 2018年山竹dagger
  • 2019年韦帕
2020年代
  • 2020年海高斯
  • 2020年浪卡
  • 2021年獅子山
  • 2021年圓規dagger
  • 2022年暹芭
  • 2022年木蘭
  • 2022年馬鞍dagger
  • 2022年尼格dagger
  • 2023年泰利
  • 2023年蘇拉dagger
  • 2023年小犬
列表只紀錄氣象局懸掛八號風球或以上信號的熱帶氣旋,二戰前的信號資料不詳
註:懸掛最高熱帶氣旋信號 · dagger 熱帶氣旋名稱被除名
參見:澳門熱帶氣旋信號紀錄列表 · 澳門風災

外部連結

TD
TD
TD
TS
帕卡
TD
TD
STS
珊瑚
TY
瑪娃
TY
古超
STS
泰利
TS
杜蘇芮
STS
卡努
TY
韋森特
TY
蘇拉
TY
達維
TY
海葵
STS
鴻雁
TD
TY
啟德
TY
天秤
TY
布拉萬
TD
TY
三巴
TD
TY
杰拉華
STS
艾雲尼
STS
馬力斯
STS
格美
TY
派比安
STS
瑪莉亞
TY
山神
TD
TY
寶霞
TS
悟空
  • 分类 分類
  • 主题 主题
  • 专题 专题
  • 共享资源页面 共享资源